第(3/3)页 因为灾情之事,赵仁将在官衙里特意设了一处办公的地方,专门处理相关事情。 叶渺等人进去的时候,那里面的办案桌和地上,乱七八糟地堆着一大堆账本册之类的。 里面的人的模样,也跟那些帐册一样乱。 头发凌乱,眼底黑青,嘴唇干枯,感觉好长时间没睡过好觉似的。 见赵仁领着人进来,连忙起身行礼。 楚玉珠有些嫌弃地捂了捂鼻子,小声嘀咕怎么这么乱。 赵仁尴尬地咳了几声,“有些乱,请长公主和楚良娣见谅。” 叶渺微笑道:“说明赵大人治理有方,他们并没有偷懒。” 这话一说,那些人颇为感激地看了一眼叶渺。 对这些做实事的人来说,不怕事多,就怕做了没人认可。 楚玉珠立马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话了,她放下袖子,指着那些账本,装出好奇的样子转移话题,“这些是什么?” “回楚良娣,这是各地送上来的各种各样的账本和登记册。” “做什么的?”楚玉珠问道。 “回楚良娣,北陵受灾地多,而粮食等物资有限,各州各镇情况又各有不同。必须根据受灾情况、各地存粮和受灾人口等,合理分配物资,才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混乱。” 赵仁道:“实不相瞒,之前就出过几次岔子。有的镇一次发了两次救灾物资,有的镇却一次没发过,有受灾轻的地方发得多,而受灾重的地方却发得极少。百姓们闹过几次后,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。” “因此要先统计各州各镇情况,合理安排手上最后的物资,怎么发,先发哪里,发多少。” “待朝廷银子和物资一到,便可根据这些数据,直接将物资送到各州各镇。” 叶渺听得连连点头,“赵大人此举甚为妥当,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?” 赵仁看着满屋帐本数据册,担忧道:“这些数据时时在变化,下官请了石州最厉害的账房先生,这都七八天了,也才统计了不到三分之一。” “朝廷银子和物资马上就要到了,下官只怕到时候分配不合理,各地不满,引发内乱。” 因为干旱,北陵已经多出无数流民,人心动荡,小小失误,便极有可能引来大动乱。 “赵大人不用担心。”楚玉珠站出来,“来北陵之前,皇后安排了三个精通算数的人给太子。” 她指了指跟着来的三人,“正是这三位,张先生,李先生,陈先生。” 原来这三人竟是这般用途! “三位先生,这些账本数据要整理好,需要多长时日?”楚玉珠问道。 为首的张先生抚了抚短须,傲然道:“大约五日!” 原本以为十几天才能弄好的,现在可以缩短到五天,赵仁不由大喜,“谢谢皇后娘娘,谢谢楚良娣。” 楚玉珠面露笑容,挑衅地看了眼叶渺。 这边叶渺扭头问沈毕方,“沈小姐,若是你亲自动手,需要多长时间?” 沈毕方想了想,“给我两个助手,半天到一天。” 半天到一天!?赵仁瞪大眼,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。 要真是能......想想都激动! 张先生哼了一声,“吹牛也不看看地方。” 皇后给的哪能是一般人? 楚玉珠自是不信沈毕方的话,认同张先生所说,沈毕方肯定是在吹牛,为了替叶渺撑面子。 “既然沈小姐如此自信,不如让沈小姐先试试。”楚玉珠道。 想撑面子,我就拆你们的台,让你们没面子! 沈毕方也不废话,随手点了两个人,“拿两个算盘来,你们帮我报数记数。” 两人看了眼赵仁,见他点头,便一人拿了一个算盘和纸笔坐在沈毕方两边。 同时拿起账本,将上面的数一一报出来。 噼里啪啦,只见沈毕方左右手各执一个算盘,手指如飞,算珠飞快上下,看得众人目瞪口呆。 “加快速度。”报数的两人亦被惊住,被沈毕方一喝,立马回神加快速度。 当那两人报完数,沈毕方已将数据算出。 她并没有停歇,而是让那两人继续报数。 赵仁张大嘴,楚玉珠和张先生三人面色黑青,不敢置信。 张先生三人互看一眼,将之前沈毕方算的数和账本拿过来,找了个地方,默默算起来。 等沈毕方已经算好四本后,两人才算好手上各一本。 “怎么样,结果正确吗?”楚玉珠迫不急待问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