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0章 港城好穷啊-《四合院之饮食男女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十五岁就是大小伙子了~”
    李学武抬了抬眉毛,训着弟弟道:“你的热血要是用不对地方,我就帮你浇灭它!”
    “该!”
    三婶从厨房里走出来,对着李学函点道:“就得有人治治你~”
    李学武听得出三婶话语里的维护,看了看堂弟没再说话。
    毕竟不是亲弟弟,如果李学才敢有这个心思,他大巴掌早呼上去了。
    三叔就这么一个儿子,三婶又不打算再要了,两口子对孩子比较娇惯。
    虽然不是后世的那种宠溺,可也没伸手打过的。
    也就是李学武以前不懂事吧,来了这边投靠叔叔,还欺负人家儿子。
    现在想想,三婶以前的那些不高兴和没脸子都是示意给自己的,只不过他那时候脸大看不出来罢了。
    李学函倒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孩子,毕竟家里孩子少,三叔两人对他的教育投入和关注力度比较大,小树没长歪。
    如果家里七八个孩子,那就管不过来了。
    你别看李学武以前凶他,现在也训他,这小子还真就最佩服这个二哥。
    打架二哥是一把好手,从北打到南。
    处对象二哥也不含糊啊!
    他去京城的时候都听说了,二哥处过的对象比揍过的人都多!。
    下午那会儿他都听爸妈说了,二哥现在不仅仅是厂里的副处长,还是卫戍区的副团长,正儿八经的人物了!
    那可是京城啊,天子脚下,搁以前不是大内高手那也御林军啊!
    他们大院也有牛掰的,可真拿出来跟二哥比,妥妥的都是土鳖。
    李学函掰着手指头数的,年轻一代混的最牛的也不过是正连,还是家里的关系靠,哪里能跟二哥比。
    所以李学武训了他,他倒是服帖着,上饭桌的时候还主动挨着二哥坐。
    洪敏瞪了儿子一眼,自己说不听,一个不服八个不忿的,人家训着他就好受了!
    饺子是萝卜羊肉的,很香,三叔又破费了。
    李学武没有敞开怀儿吃,可也没装假,晚饭本就也不想吃得那么饱。
    三叔还记得他的饭量,瞪着眼睛劝他再吃,可李学武还是摆手拒绝了,笑着说了养胃。
    自己去厨房舀了一碗饺子汤,原汤化原食,喝完就撂下了饭碗。
    “你比你三叔有节制”
    洪敏看了李同一眼,对李学武说道:“你三叔是得吃了就多吃,不喜欢的就不吃,胃都吃坏了”。
    “我三叔的胃是在一线时累坏的”
    李学武没认同三婶的话,微微抿了抿嘴,道:“我也是一样,从进食堂到集合,就给三分钟的时间,都没时间看看吃了啥,品品是个啥味道”。
    洪敏听着他的话没说什么,李学武不比以前,她这做三婶的说些家常话还行,其他的多了少了都不是。
    以前都还没觉得大哥家的这个二小子能有啥出息,从京城来电话那天起,她就没少跟李同叽咯。
    再到李学武来了羊城后继续惹是生非,她这当三婶的之前也没见过几次这孩子,所以难免的生疏和厌烦,让李同夹在中间难做。
    等李学武进了部队,李同隔三差五的挂念着,她虽然嘴上不说,可心里还是瞧不起。
    她老家是北方人,随着爸妈南下落地生根,在这羊城眼光自然是高。
    当初喜欢李同也是相中他的模样和个头了,还喜欢他穿那一身笔挺威风的制服,两人站在一起珠联璧合,志向相投。
    如果以现在的眼光,她自然不会再选李同这个倔脾气,太耿直。
    照顾亲戚她并不反对,可也得有头有尾啊。
    就当初李学武那个德行,在部队里都没少惹事,能有啥出息指性。
    后来听说李学武主动申请调南方一线,她心里还想着,这孩子要是真有出息了,可算是老天开眼真难得。
    没想到,出息是真出息了,出息大了,直接出事了。
    李学武在南方出事的时候,李同因为单位备战没法过去,在家急的直转圈,脾气更是点火就着。
    以前她说李学武的那些话都被李同翻了出来,没少跟她吵架。
    李同夜里自己也哭,说对不起大哥,对不起侄子,李学武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,他这辈子都没脸面回去见大哥大嫂了。
    直到传来消息,李学武伤愈转业回家,李同这个心才算是放下。
    就因为当初她说的那些话,李同又心疼侄子提干才一年就转业,又是愧疚当初不该让李学武去南方,在羊城给了侄子压力。
    李同跟她生气,卷着行李去了值班室,两口子好几个月没说话。
    为啥李学武结婚,李同想着办法请了假,带着一家三口回去参加婚礼啊,就是给大哥道歉的。
    洪敏也是很意外,当初在羊城瞅着混横,跟混世魔王似的李学武才三年多,变化这么大。
    当京城打电话告诉他们,可以搭乘三叉戟飞机一起回京,洪敏差点惊掉下巴。
    知道李学武的丈人竟然是顾海涛,两口子也是不敢置信中带着唏嘘不已。
    直到去了京城,见识了侄子的能耐,见到了那场让人记忆犹新的婚礼,洪敏仍然难以把眼前的李学武和以前的那个混世魔王联系在一起。
    当初在羊城这边的家属院打架也就算了,无非就是道歉,可他才来三天,这院里的姑娘们姓啥他都知道了,多危险啊!
    李同后来也说,男孩子成长就在一瞬间,上一秒可能还是个坏蛋,下一秒就是个好汉。
    这话她以前都是嗤之以鼻的,可在李学武的身上,奇迹让她不得不信。
    信是信,现在好像又有点不敢置信了。
    李学武就算是坐火箭,也没有进步这么快的。
    虽然李同给她解释了李学武回去后立的功,受的奖,还有闪转腾挪,机遇难得等因素才有的今天。
    可她还是想不明白,为啥一个才二十岁的年轻人可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。
    李同在她的眼里就已经很努力了,三十六岁的副团,司部今年确定的晋升名单,全区来说,这个岁数能进正团就算牛的了。
    可他侄子比他还牛,二十岁的副团,吓死个人了。
    这还没说兼着大工厂的副处长,京城也难找出这样的年轻人了吧。
    洪敏正是惊叹于李学武的这种进步速度,感想京城的干部就是进步快。
    再想到李学武有丈人家扶持,对比李同,想到以前的相处,她难免的就有些自卑和生疏。
    所以李学武刚一下车,就从三婶的目光里看到了这一点。
    洪敏虽然掩饰的很好,可李学武猴精猴精的,哪里不懂这点人情世故。
    饭后跟三叔抽烟喝茶,从李学函的嘴里得知,三婶的团现在面临着解散,她的工作受到了影响。
   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文工团解散,三婶就得转业。
    尤其是三婶的父母,因为形势不好,都在想着退下来,对她的照顾就更吃力了。
    李同瞪了儿子一眼,不让他继续说,看见李学武的眼神只是吐了一口烟,没表示出什么担忧和难过。
    李学武自然懂得三叔的骄傲,是不允许他说出找人帮忙的话。
    所以他也是没言声,任由三婶的目光逡巡,就是没接这话茬儿。
    李学函小声嘀咕着,母亲脾气越来越不好,管他越来越多,这也不让干,那也不行去,憋死了。
    “你想干啥?”
    李学武抬了抬眉毛,看着小堂弟问道:“有话直说,跟你二哥耍心眼啊?”
    “嘿嘿~”
    李学函嘿嘿一笑,凑近了李学武央求道:“二哥,我都听说了,你们那交易会可热闹了,我想带我妈去转转,散散心,省的她老在家说我”。
    “嘶~是不是我最近没打你了~”
    洪敏从厨房里出来,拿了新续了热水的暖瓶吓唬了李学函一句,示意李同接过去。
    李学函给李学武做鬼脸,逗笑道:“我妈三天没打我了~”
    “呵~”
    李学武将手里的烟叼在了嘴上,从怀里掏出三张工作证递给李学函,道:“怎么进去你自己想办法,用过销毁懂吧?”
    “懂!我太懂了!”
    李学函惊喜地从二哥手里接过工作证,笑着说道:“我个子高,南方人都是小矮子,戴帽子差不多!”
    “嘶~”
    李学函刚说完,就被他妈给敲了一下脑袋。
    “你就不是南方人?”
    “我当然不是!”
    李学函龇牙咧嘴地摸了摸脑袋,犟嘴道:“我正经的北方爷们!”
    “我让你说~”
    洪敏抬手就要掐他,吓的李学函蹭的跑了出去,躲自己屋里嘿嘿傻笑去了。
    吓唬跑了儿子,洪敏坐在了沙发上,看着李学武说道:“给他那个干啥,他能看懂啥,就是想跟同学们炫耀”。
    “出去转转是好事,老在家憋着也不成”
    李学武抽了一口烟,微微一笑,对着三婶道:“您要是不忙,就带着他回京城,我奶老惦记你们呢”。
    “唉~家里事都忙不过来呢”
    洪敏笑了笑,示意了李同道:“你三叔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,吃食堂就好对付,半夜里吵吵胃疼”。
    李学武看了三叔一眼,劝道:“别老想着下一线了,有雄心壮志身体也不允许了,在哪都能做贡献”。
    “行啊,咱们家以后就看你的了”
    李同倒是愿意听侄子的劝,笑了笑说道:“你好好干工作,把三叔没见过的风景好好看一看”。
    “瞧您说的,跟七老八十似的”
    李学武玩笑道:“让您在机关,又不是在牢关,真丧失斗志,还不如转业回家等着哄孙子呢”。
    “哈哈哈~”
    李同被侄子逗的笑了出来,点了点他道:“等我到你爸这个岁数说啥也不奔了,回家哄孩子抱孙子”。
    “您且奋斗吧!”
    李学函站在自己屋门口对着他爸道:“我最少还得十年才有孩子呢!”
    “哈哈哈~”
    屋里的笑声总算是多了起来,气氛中的亲情也浓厚了一下。
    李学武看得出三婶的为难,她本身就不是二婶那样的开朗性格,跟谁相处都有些慢热。
    城里长大,从小没受过多少委屈,难免的有些娇气。
    三叔又是宠她护着她的,可不就是这个性子嘛。
    要是以前的自己,准得抱怨三婶不亲,可现在他都当爹当家了,也就多理解,多包容了。
    说说笑笑的也就坐了十多分钟,期间也谈到了一点形势上的问题。
    三叔的工作还是比较特殊的,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。
    其实三婶这边也是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了,如果不是文工团裁撤,人下来太多,她也不至于没有地方安排。
    尤其是在这个敏感时期,谁都不敢给她们开绿灯,也就造成了大家都转业的困境。
    三叔没太在意这个,说是在哪工作都吃饭,更不想为了这件事去求人,为难领导。
    第(1/3)页